2010年4月5日星期一

人在臺灣:一頁知本(之三/結束)



下得山來,天已轉暗,路邊蘭花和金銀花的香氣更濃。山谷中現出的星星點點燈光,在山下溪邊的公路上連成一線小街,雖然遊客不多,三五小店還沒有關門上板。一位老板娘努力招呼我們進去看看山裡的特產,我們可是真餓了,直奔前面的餐廳。

這是計程車司機崔先生推薦的“龍鳳小吃”,後來聊天知道,主人和崔先生一樣,老家都是河南。不過,主人並不多說話,我們也就沒有問他是否認識崔先生。這裡菜蔬的最大特點是新鮮。店家在旁邊桌上擇菜,看上去也沒覺得怎樣特別;第一道菜端上來,就是這桌上擇的野菜山蘇,清炒之後碧綠鮮嫩,既脆且滑,第一口嘗過,個個贊不絕口。清蒸石斑,也是非常鮮嫩,輕滑又略有肉瓣,比入口即化更具風味。從東京過來聚會的M,來時特別帶了搜索打印出來的臺北餐館攻略,原本沒有計劃在臺北之外遊覽,如今跟著我這個半瓶子“本地人”誤打誤撞到這家小館,竟也極為贊賞,連聲說比在臺北吃得還好。這真是一次意外的收獲。

臺東溫泉旅館大樓在公路靠山的一側,旅館的溫泉池在公路對面靠溪的一側,住宿客可以多次泡湯,直到半夜十二點。我們吃完晚飯回到旅館的時候,門外已經停了幾輛大客車;等我們買好游泳衣(也是因為事先沒有計劃好),進入湯泉,裡面已經有很多大陸客。一位東北大姐,看我剛下水,不知做甚麼好,非常慷慨地將按摩噴泉的位置讓給我,感覺是另一種親切。

上一次在臺灣泡溫泉,還是六年前的春天。當時正值總統選舉,忽逢“319”槍擊案,人心惶惶,雖說和我並無直接關係,還是無法安下心來,匆匆入水,匆匆上岸,基本上沒覺得有甚麼享受。因此可以說,這次是我第一次真正放松泡湯,而且是盡力爬山之後,再好不過的結合了。我們幾位後來都聚集在角落裡比較高溫的幾個小塘裡,在 T 的鼓勵下,我還交錯替換地在攝氏40度的熱池和攝氏17度的涼池裡反復進出,確實頗有全身舒展的感覺。“假東洋人”也說,日本人最喜歡這種又可以爬山又可以泡湯的結合。

這樣大的運動量,加上那樣的美食,回到旅館房間,幾乎是倒頭便睡。B 後來說,那些陸客很晚了還在走廊和開著門的房間裡大聲說話。我一點都沒聽到。

第二天清晨醒來,時間還早。走到外面,山谷間空氣的清新再次撲面而來,如果再冷那麼一點點,就會很有點悚然凜然的味道了。門前已經停了兩輛小貨車,車上堆滿一籃籃當地水果,卻是從來沒有見過的物事,淺綠顏色,柚子大小,若有若無的紋理像蓮花瓣一樣,從摘下的梗柄處向另一端凸出的小尖頂聚攏。問車旁的小販,她很奇怪地反問,“你們導遊沒有告訴你們嗎?”看來是專做陸客生意的。果然,半個多小時之後,昨晚的陸客集合準備上車離去,兩輛車上的果籃已經所剩無幾。

小販告訴我們,這種果子叫“釋迦”。有沒有學名呢,她就不知道了。我們非常好奇地看了半天,還是空手走開了。但此後幾天,B 一直很失落,最後終於在臺北迪化街的一個市場裡看到,買了一個回家。放軟之後,試著掰開,裡面一瓣瓣的白色果肉脫落開來,果然很像蓮花花瓣;吃起來,頗香甜,每一瓣中間有一顆黑棗一樣的核。T 說這像是柿子一類的果物,於是覺得味道形狀真的有相似之處,雖然顏色完全兩樣。品嘗臺灣特有水果,是從芭樂開始,這“釋迦”是讓我們印象最深刻的。

準備離去時,三四車陸客已經走得無影無蹤。看來他們的行程安排就是在這裡過一夜,泡一夜溫泉。我們的崔先生卻哪里都不見蹤影。正在疑惑,忽聽旁邊一位小巴的女駕駛在打電話,說是找不到客人,B 上前詢問,才知是崔先生送來接我們的,放下了一顆懸著的心。畢竟昨天只是隨口一說,誰知道這邊遠小鎮裡偶然遇上的司機是否可信呢。但是 T 和 B 都毫不懷疑。來臺灣沒有幾天,他們已經喜歡上了這裡的人情味,覺得那種互相信任、熱心幫助,都是在大陸已經久違的。這位司機小姐同樣熱情有加,一路上不但幫助我們查對回程火車時刻,而且離去以後還再次來電話,說是火車時刻有錯誤,她查的是從知本發車的時間,我們還要提前一刻鐘,才是臺東的發車時間。我們完全是陌生人,沒有任何機關背景,私人出遊,遇到這樣的好心人相助,真的讓人感動。

没有评论: